小兒咽拭子肺炎支原體(MP)的鑒定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
目的對小兒咽拭子肺炎支原體(MP)的鑒定培養和藥敏結果進行分析,為支原體肺炎的鑒別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方法選擇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江西省兒童醫院兒科門診及住院的肺炎患兒1 087例,通過咽拭子采集分泌物,對標本進行肺炎支原體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在1 087例患兒中,MP培養陽性者240例,陽性率為22.08%,其中男性MP陽性率21.99%,女性MP陽性率22.18%,男女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藥物敏感試驗中,MP對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敏感率較高,對克拉霉素中度敏感,對紅霉素、羅紅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克林霉素有較高的耐藥率。結論咽拭子培養對MP檢出率較高。在藥物敏感試驗中MP對常用抗生素耐藥性較高,對阿奇霉素的耐藥性低,這對于小兒支原體肺炎的鑒別診斷和抗生素的選擇具有指導作用。
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MP)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間質性肺炎,嚴重的支原體肺炎可導致患兒死亡。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表現多不典型,與其他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較難相鑒別,因此常常會延誤及時有效的治療,并導致并發癥的發生,所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實驗室早期診斷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濫用,藥物治療支原體肺炎效果差的報道日益增多,并出現耐藥現象。本研究對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江西省兒童醫院兒科門診及住院的1 087例肺炎患兒進行咽拭子MP分離培養鑒定及藥物敏感試驗,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病例資料
選擇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本院兒科門診及住院的肺炎患兒1 087例,男582例,女505例,年齡6個月~12歲,平均(8.1±3.7)歲。臨床表現:均有發熱、咳嗽、氣促、肺部固定性濕啰音等癥狀。行胸部X線片檢查示雙肺點、片狀炎性浸潤陰影。
1.2研究方法
1.2.1標本采集及咽拭子培養
用消毒棉拭子以靈敏而輕柔的動作擦拭患兒兩側腭弓和咽、扁桃體上的分泌物,然后將棉拭子置于復溫的培養基中,攪動數次,去除咽拭子瓶外部分,蓋上培養瓶瓶塞。接種到MP液體培養基(陜西百盛園生物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中,置37℃孵箱培養24 h后觀察結果。
1.2.2藥物敏感試驗
MP快速鑒定培養藥物敏感試劑盒由陜西百盛園生物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提供。藥物敏感板中有9種抗生素,分別為紅霉素、羅紅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及司帕沙星。藥物敏感試驗:采集標本后將棉拭子置于培養瓶內,攪動數次,提起棉拭子,對著瓶壁盡量擠壓出其中液體,取出棉拭子,用加樣器吹打數次,吸取50μL,加入到各抗生素藥敏板孔A孔、B孔中。將藥物敏感板置37℃孵箱培養,觀察試驗結果。
1.3評定方法及標準
1)支原體咽拭子培養陽性:培養基由紅色變黃色,并且液體部分透明澄清。
2)藥物敏感結果判定:A孔陰性、B孔陰性為敏感;A孔陰性、B孔陽性為中敏;A孔陽性、B孔陽性為耐藥。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不同性別肺炎患兒咽拭子培養結果分析
1 087例肺炎患兒的咽拭子標本中MP培養陽性240例(240株),陽性率為22.08%。其中男性患兒MP陽性率為21.99%,女性患兒MP陽性率為22.18%,男女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不同性別肺炎患兒咽拭子MP培養結果例
2.2 MP對9種抗生素的藥物敏感試驗結果
在藥物敏感試驗中,MP對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的敏感率較高,對克拉霉素中度敏感,對紅霉素、羅紅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藥率較高。見表2。
表2 MP對9種抗生素的藥物敏感試驗結果(n=240)
3討論
MP是一種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獨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是導致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之一,學齡兒童及嬰幼兒普遍易感。MP感染臨床表現多不典型,主要表現為持續高熱、干咳等癥狀,早期不易診斷,確診主要依賴實驗室檢查。因MP無細胞壁,所以耐受β-內酰胺類、甲氧芐啶、磺胺嘧啶等針對病菌細胞壁的抗生素。因此,在給予頭孢類或青霉素類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時,要考慮是否為支原體感染,及早鑒別診斷有助于避免嚴重并發癥的發生。
在本研究中,1 087例患兒中MP檢出率為22.08%,高于李奇鳳等報道的MP檢出率為13.70%,低于陽愛梅等報道的MP檢出率為29.07%。在男、女性MP陽性率方面,分別為21.99%和22.1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趙輝等報道相一致。
MP是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病原體,采用咽拭
子行MP培養,可為患者的早期診斷和針對性治療提供臨床依據,同時是協助診斷支原體肺炎的金標準,因其檢測結果準確簡便,可作為一般實驗室診斷MP感染的首選試驗。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能有效地控制MP感染,包括紅霉素、阿奇霉素、羅紅霉素及克拉霉素等。紅霉素是第一代大環內脂類代表藥物,不良反應較大,臨床上廣泛應用的主要為阿奇霉素、羅紅霉素和克拉霉素等,均具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應,然而由于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導致出現耐藥性。在本次藥敏試驗中,紅霉素、羅紅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的耐藥率分別為67.08%、55.00%、37.08%及29.17%,阿奇霉素的敏感性最高(56.97%)。何譚嫻等報道,阿奇霉素因其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在治療支原體肺炎時為首選藥物,與本次藥敏實驗結果相吻合,所以阿奇霉素可用于本地區支原體肺炎的治療。雖然喹諾酮類的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等耐藥性低(3.33%、3.75%和2.92%),但有可能影響嬰幼兒的骨骼發育,兒童用藥后可出現關節痛和水腫,需慎用。
綜上所述,咽拭子MP培養對支原體肺炎早期診斷具有操作簡便、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的優點,尤其是嬰幼兒,與血清檢測相比因其標本采集是咽部分泌物,不用采血,減輕患兒取血的痛苦。藥敏實驗在協助病原菌診斷、指導臨床醫生正確選用抗生素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能為針對性治療提供依據,從而指導醫生早期、快速、合理地應用抗生素進行有效治療。醫生要根據藥敏結果正確選擇藥物,縮短病程、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兒痛苦和家人的經濟負擔,同時降低抗生素的濫用概率和避免盲目用藥。
相關新聞推薦
1、冷鮮豬肉中熱殺索絲菌生長動力學模型和貨架期預測模型構建——摘要、材料與方法
2、不同濃度的檸檬酸鈉對脫氮假單胞桿菌發酵過程的影響——結果與分析
3、細菌懸液中活菌濃度的檢測方法:平板點樣技術VS傳統平板涂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