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豆芽胞桿菌生理生化鑒定、生長曲線及產納豆激酶的酶活力
[目的]篩選并鑒定納豆芽胞桿菌。[方法]篩選芽胞桿菌,顯微鏡觀察其菌落形態,生理生化鑒定,測定其生長曲線及產納豆激酶的酶活力。
[結果]篩選到一株產納豆激酶的納豆芽胞桿菌ZD023。該菌最高酶活力可以達263.38 IU/ml。
[結論]篩選到一株產納豆激酶的納豆芽胞桿菌ZD023,為下一步開發成具有溶栓功能的食品或藥品奠定基礎。
血栓疾病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包括心血栓、腦血栓、肺栓塞和末梢動靜脈血栓等常見疾病[1]。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中高脂肪、高蛋白被過量攝取,血栓性疾病已超過癌癥和糖尿病成為第一大健康殺手,每年約有350萬人死于心血管病,占總死亡原因的41%[1]。因此,研究開發治療血栓性疾病的藥物一直是醫學上的熱點。
1987年須見洋行[2]博士首先發現了溶解血栓的生物武器——納豆激酶(Nattokinase,NK)。它是由納豆芽胞桿菌(Bacillus natto)產生的一種具有纖溶活性的中性絲氨酸蛋白酶。它可用于治療和預防血栓病,通過口服直接溶解血栓,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溶血栓和抗血栓藥物。由于納豆激酶的優點,近年圍繞納豆激酶生產菌株篩選的工作方興未艾。該研究從湖北武漢市土壤中篩選到一株產納豆激酶的納豆芽胞桿菌ZD023,研究了菌落形態,進行生理生化鑒定及16S rRNA基因比對,采用纖維蛋白平板法測定了其產納豆激酶的酶活力,為下一步開發成具有溶栓功能的食品或者藥品奠定基礎。
對該菌株進行菌落形態、細胞形態觀察。通過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RNA基因分析,初步認定該菌為納豆芽胞桿菌;同時,測定了30℃LB液體培養基中生長曲線以及發酵時間與產納豆激酶的關系,該菌最高酶活力可以達263.38 IU/ml。這為下一步研究其液體發酵產納豆激酶進行溶栓藥物的研究且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溶栓藥物奠定基礎。
相關新聞推薦
3、干旱對青藏高原高寒草原微生物共現網絡和土壤功能的影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