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鐮孢菌和腐皮鐮刀菌實時監測及生物學活性觀察
近年來,禾谷鐮孢菌感染引起的赤霉病在世界范圍內頻繁爆發,造成嚴重的產量和經濟損失,該病原菌還會產生大量真菌毒素污染糧食,給人畜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由于禾谷鐮孢菌侵染作物的毒力因子、分子致病機制尚不清楚,對于禾谷鐮孢菌的防治手段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化學防治,還沒有完全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可供使用。
禾谷鐮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引起許多農作物嚴重病害,包括小麥赤霉病、冠腐病和幼苗枯萎病,以及玉米赤霉莖腐病和穗腐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植物病原真菌禾谷鐮孢菌在侵染小麥期間,特異誘導次生代謝基因簇fg3_54表達,合成線性非核糖體八肽-鐮孢菌素A(fusaoctaxin A),賦予鐮孢菌菌絲在小麥組織內從一個細胞穿壁入侵到旁鄰細胞擴展的能力。
研究內容:
鐮孢菌素A的生物學活性觀察:用oCelloscope微生物生長動態監測系統來實時監測禾谷鐮孢菌和腐皮鐮刀菌,在暴露于0-100μM濃度化學合成的鐮孢菌素A時的生長情況:在96孔板中加入200μL無菌過濾YPG培養基、5000個禾谷鐮孢菌孢子和0μM、12.5μM、25μM、50μM、100μM的鐮孢菌素A,在25℃條件下,20分鐘間隔,180次重復,監測生長(見下圖)。
圖八肽鐮孢菌素A、五肽鐮孢菌素A、三肽鐮孢菌素A對鐮孢菌沒有表型效應。所有實驗重復3次,基準尺200μm。a、e:0.5%乙醇對照;b、f:100μM八肽鐮孢菌素A;c、g:100μM五肽鐮孢菌素A;d、h:100μM三肽鐮孢菌素A。
結論
八肽鐮孢菌素A是由禾谷鐮孢菌中的兩個真菌非核糖體肽合成酶串聯合成的。在具有肽酶活性的簇特異性ABC轉運蛋白的轉運過程中,八肽鐮刀菌肽A被ABC轉運蛋白切割為三肽鐮孢菌素A和五肽鐮孢菌素A。
點評
oCelloscope微生物生長動態監測系統可以動態、實時地觀察、拍照、攝像假絲酵母和鐮孢菌等桿狀、絲狀微生物的動態生長和測量生長曲線,并能同時計數孢子與菌絲。可以動態、實時地觀察、拍照、攝像真菌的菌絲、孢子的生長、發育過程,并設計不同的實驗環境條件來觀察、研究其菌絲和孢子的生長和發育機理。這個創新技術設備給真菌類微生物研究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相關新聞推薦
2、肌苷對酸土脂環酸芽孢桿菌的生長抑制效果、對橙汁品質影響——結果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