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脂肪酶地衣芽孢桿菌LD-1302篩選、培養基及產酶條件研究(二)
1.3產脂肪酶菌株的篩選
吸取10mL水樣至100mL滅菌海水中,180r/min、30℃振蕩10 min;并在80℃下水浴15 min,取出、靜置。吸取10 mL上清菌液至100 mL富集液體培養基中,在180 r/min、30℃下培養。2 d后,吸取5 mL富集培養菌液至100 mL新鮮的富集液體培養基中,進行二次富集,如此連續富集培養3次。吸取1 mL第3次富集培養菌液至9 mL滅菌海水中,依次倍比稀釋至10-4;吸取100μL稀釋度為10-4的菌液在羅丹明B顯色初篩培養基上涂布,挑選在羅丹明B顯色初篩培養基上水解圈較大且在350 nm紫外燈下橙黃色熒光亮斑較大的菌落為篩選分離菌株。挑取菌落繼續于羅丹明B顯色初篩培養基上重復3次劃線分離培養,直到菌落形態一致。挑取羅丹明B顯色初篩培養基上的單菌落至復篩固體培養基上重復劃線培養,直至單菌落不再染上羅丹明B顯色劑。挑選在復篩固體培養基上的單菌落至改良產酶發酵培養基中,于200 r/min、30℃下振蕩培養48 h,測定篩選得到菌株的產脂肪酶活性,以最優產脂肪酶活性的菌株為目的菌株。
1.4菌株鑒定
1.4.1菌落形態及鏡檢
挑取純化單菌落于計數固體培養基上劃線,參照沈萍等的方法進行革蘭氏染色、芽孢染色(沈萍等,2005)。
1.4.216S rDNA序列測定和分析
單菌落振蕩培養18 h后,按照北京艾德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細菌基因組DNA快速提取試劑盒的說明提取目的菌株DNA,對菌株進行16S rDNA序列的PCR擴增與測序(徐先棟等,2012)。
1.4.3生理生化鑒定
挑取純化單菌落,參照東秀珠的方法進行VP測定、丙酸鹽、淀粉水解、明膠水解、V-P培養物終pH>7、檸檬酸鹽、55℃、pH 5.7、pH 6.8、NaCl 5%、NaCl 7%等理化指標試驗(東秀珠等,2001)。
1.5活菌總數計數
吸取6 mL目的菌株過夜培養液(于生長培養基中培養10-12 h)轉入盛有60 mL生長培養基的三角瓶中,混勻后分別吸取5 mL混合液至標記0、1.5、3、4、6、8、10、12、14、16、18、20的12支無菌大試管中。于30℃、250 r/min條件下培養,并于相應時間點將標有對應時間的大試管取出,分別吸取1 mL各個時間點的生長培養菌液至9 mL滅菌海水中,依次倍比稀釋至10-5。吸取100μL稀釋度為10-5的菌液于計數固體培養基上涂布、計數。
1.6脂肪酶活力的測定
在40℃、pH 7.5條件下,以1 min催化水解反應底物(橄欖油)釋放1μmol脂肪酸的酶量定義為1個脂肪酶活力單位(U)(施巧琴,1998)。搖瓶發酵48 h后,吸取發酵上清液于8 000 r/min、4℃下離心5 min,吸取上清酶液備用,參照李建武等的方法測定所篩菌株的產脂肪酶活(李建武等,1994)
1.7產酶條件的優化
改良產酶發酵培養基瓶裝量為50 mL/250 mL時,根據接種量、碳源、pH、溫度、鹽度等影響產脂肪酶的因素,依次進行LD-1302產脂肪酶活條件的優化。
1.7.1接種量對產酶的影響
研究菌起始濃度為5×105CFU/mL的LD-1302的接種量分別為0.50%、1.00%、1.50%、2.00%、2.50%時,對LD-1302產脂肪酶的影響,每隔24 h測定酶活一次,連續測定3次,篩選最適溫度接種量。
1.7.2碳源對產酶的影響
研究以1%的橄欖油、椰子油、葵花籽油為碳源時,對LD-1302產脂肪酶活性的影響,每隔24 h測定酶活一次,連續測定3次,篩選最適碳源。
1.7.3pH對產酶的影響
研究改良產酶發酵培養基起始pH分別為5、6、7、8、9時,對LD-1302產脂肪酶的影響,每隔24 h測定酶活一次,連續測定3次,篩選最適pH。
1.7.4溫度對產酶的影響
研究改良產酶發酵培養基搖瓶發酵溫度分別為27℃、37℃、47℃時,對LD-1302產脂肪酶的影響,每隔24 h測定酶活一次,連續測定3次,篩選最適溫度。
1.7.5鹽度對產酶的影響
研究海水鹽度分別為28、30、32、34、36時,對LD-1302產脂肪酶的影響,每隔24 h測定酶活一次,連續測定3次,篩選最適鹽度。
1.8采用SPSS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并采Tukey法對影響酶活的因素進行分析比較。
產脂肪酶地衣芽孢桿菌LD-1302篩選、培養基及產酶條件研究(一)
產脂肪酶地衣芽孢桿菌LD-1302篩選、培養基及產酶條件研究(二)
產脂肪酶地衣芽孢桿菌LD-1302篩選、培養基及產酶條件研究(三)
產脂肪酶地衣芽孢桿菌LD-1302篩選、培養基及產酶條件研究(四)
產脂肪酶地衣芽孢桿菌LD-1302篩選、培養基及產酶條件研究(五)
相關新聞推薦
2、維氏氣單胞菌分離與純化、一步生長曲線、熱穩定性及pH穩定性研究(二)